如何堅持運動?4個步驟建立可持續自律訓練系統
- James McKie
- 6月19日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「紀律的意思是學習,而不是服從、壓抑或模仿。」 —— Jiddu Krishnamurti

別誤解自律訓練 你不是在跟自己對抗
提起到自律,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「硬撐」、「強逼自己」、甚至「與自己為敵」。健身界和社交媒體更常常推波助瀾,推崇嚴格作息、飲食、清晨訓練等一套又一套的「正確」做法,彷彿只有痛苦訓練才能帶來成果。
如果你經常無法執行運動計劃,不是因為你不夠決心自我鞭策,而是你還未建立一套能幫助你實現運動目標的系統。真正的自律運動,不是靠壓抑自己,而是從觀察行為、了解根源、設計流程開始,逐步建立起可持續的訓練習慣。
用系統方法建立你的運動紀律
自律訓練的基礎是一套聰明的「系統」,不是「意志力」。完善的訓練系統應是可重複執行的,讓你舉重若輕地持續向目標邁進。
當我們談論運動的「目標」時,重視的往往只是結果;而「系統」則專注於每日行動。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統能簡化決策流程、減少心理阻力,使你能更穩定地實踐自律運動,而不會因為倦怠或拖延而放棄。
你現有的生活裡,其實已經存在不少系統,只不過有些幫到你,有些卻在拖你後腿。若你訓練總是中斷,問題往往不是缺乏紀律,而是你的運動系統設計不當。
常見影響訓練穩定性的因素包括:
睡眠不足導致疲勞
飲食不均衡或營養缺乏
每天時間不夠用
長期處於高壓狀態
助你堅持運動習慣的4組系統
睡眠系統:讓身體與自律訓練同步
想要建立穩定的運動習慣,睡眠質素是關鍵之一。你可以在睡前40至60分鐘設置提醒,為「入夜模式」拉開序幕。
這段時間,請將手機切換至飛行模式,調暗燈光,關掉電視或其他屏幕,讓環境回歸安靜。
然後進行一連串小儀式:準備好明天的運動服、刷牙、做一些簡單的泡棉軸放鬆動作,或是緩慢節奏的呼吸練習。這些行動能幫助你從白天過渡到夜間,使你第二天更容易進入自律運動的狀態。
飲食/營養系統:支持運動堅持的燃料來源
每周設定固定時間採購食材,並設置提醒,維持規律飲食。
煮晚餐時可以順手多煮一份,第二天就能帶來方便又營養的午餐,省時又省力。
此外,建議你常備混合果仁、新鮮水果、希臘乳酪等健康零食。若經常外出,可在袋中或櫃中準備蛋白棒。
時間管理系統:用日程表培養自律運動節奏
提升運動紀律的關鍵,是將運動時間安排得像重要會議般,排入日程表,並設好離家的提醒通知,讓自己不會臨時放棄。
選擇最容易維持的時段訓練,無論是早上、午餐時間或晚上,重點是找出最不易受干擾的空檔。
建議由低頻率運動開始,例如每週兩次訓練,待你建立穩定節奏後,再逐步加強節奏。
如使用健身管理App有助追蹤進度與建立責任感,讓你養成長期堅持的自律訓練習慣。
壓力管理系統:解除心理阻力,讓運動自然發生
要解決最大壓力來源,可從當下能完成的最小的一件事開始。
從解決小事開始,例如處理一封拖延許久的電郵、修理鬆脫的門柄。這些看似微小的任務,會逐步釋放你的精神負擔。
你也可以利用清單方式,將雜事列出並一一完成,這有助減低壓力,疏理生活節奏。你可在特定時段自動開啟或關閉,將不必要的提示完全關閉;你亦可使用社交媒體封鎖App(例如 Freedom),確保特定時段保持零干擾。
如何追蹤運動進度、強化自律訓練?
建立了基本系統後,下一步要追蹤成果。你並非要將每個細節做到極緻完美,而是了解哪部分對你有效、哪部分需要調整。你可從每天記錄生活入手:
入夜模式能否使你睡得更好?
提前預備餐點,能否使你有更多時間訓練?
阻隔干擾後,你是否能準時完成訓練?
觀察生活細節,有助你發現個人的規律,從而提升你的訓練系統。舉例說,如果你經常因疲勞中斷訓練,可嘗試提早睡覺,或調整訓練強度。每週花5分鐘反思並微調系統,將紀律轉化為一個「學習循環」,讓每一個小進步,累積成你的自律訓練能力。
自律不是服從,而是學習的過程
這篇文章的重點,不是要你遵守任何既定清單行事,而是希望你重新思考何謂「更有紀律」,並學會建立一套使自己難以失敗的系統。訓練、飲食、壓力與睡眠之間的關係密不可分,彼此牽動、互為影響。真正的挑戰,是如何在生活中把這幾個層面連結,整合成靈活、有彈性,能隨生活改變而持續進化紀律系統。
請深思這兩個問題:
哪一個範疇,對你整體生活狀況影響最大?
針對這個你想改善的範疇,你現在可以透過建立哪些小系統,踏出改變的第一步?
留言